海瓷人不会满足于现在已经取得的成绩,她们的脚步才刚刚迈开,海瓷人未来的脚步会迈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快。中国海瓷集团制定了完善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确保项目的智力支持,加强软件建设。配合软件建设的同时,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海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项目作为集团公司重点即将实施。建设反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成就、亚洲最大的“中国海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特色鲜明的全国知名文化产业基地是尽快实现“中国海瓷艺术文化”高端产业走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园区化、国际化”以及创新发展、膨胀发展的重大创举。本项目已进行了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计划总投资2亿元,占地200亩,建筑面积29000平方米。可接待省级以上大型美术展览和文化博览会;容纳长期入园创作艺术家100名;年可接待知名画家来园业务交流、创作1000余人次;年可接待实习、观摩、餐馆、旅游人士10万人次。
目前,中国海瓷集团已经基本建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黄河三角洲特色的文化主业体系和观光旅游体系。产业结构基本合理,艺术品层次、科技含量和旅游吸引力显著提高。成为无棣县乃至山东省的文化旅游、艺术观光重要基地,形成聚集高科技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等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此外,中国海瓷集团还编制了《产业发展的远期目标》:随着文化产业工作的不断深入,公司将建成一个集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文化产业集团,形成年产3000万件的产业化规模,并积累资金,创造条件进入二级市场,为上市工作打好基础。形成全市乃至全省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文化龙头企业,建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辐射力大的文化产业园区,打造较大影响力、广泛知名度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企业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滨州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海瓷艺术的产生,开启了中国陶瓷艺术新的时代。海瓷艺术,诠释了奥妙无穷的海洋文化,丰富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它适逢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确立和山东省努力打造文化产业大省之际,天时地利,使得海瓷艺术一出生就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广大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海瓷艺术研究院陆续开发出花瓶、笔筒、盘类、瓷雕、饰品等各种器形,不断改进宣瓷工艺和烧制技术,注重画家实力,提升作品价值,生产已初具规模,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海瓷艺术作为陶瓷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正在焕发着勃勃生机。她追求“生态、优质、唯一、创新”的艺术精髓;弘扬“源于中国,创领世界”企业理念,实施海瓷艺术产业化工程战略,积极探索。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海瓷艺术一定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姚家洋